#92#~本日冷知識~
你知道嗎?
不知道各位粉絲過年期間有沒有像小編一樣,到擁有溫暖陽光的中南部走走看看?台灣的中南部廟宇宮壇無處不見,其中三山國王廟常常被大家視作是客家人的精神標竿。
身為閩南人的小編,每次只要經過三山國王廟,內心就浮現大大小小的疑問:三山國王到底在拜什麼?
原來相傳唐代文豪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時,當地洪水泛濫成災,居民向位於現廣東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北面的獨山、明山、巾山這三座山祈求止雨,果然雨過天晴,韓愈便奉這三座為三山神。
不過現在所流傳的三山國王起源,多來自民間傳說,其中有一說和南宋末年帝昺南逃故事有關。傳說南宋末年宋昺帝在潮州被元兵追趕,危急中忽然衝來黑、白、紅臉三位壯士,殺退元兵,救了昺帝,昺帝正要上前致謝時,三位壯士忽然消失,不遠處卻出現黑、白、紅的三座大山。昺帝認為三位壯士是山神變身而來,於是封他們為「三山國王」。
歷經演變,三山國王和城隍爺、土地公一樣,逐漸由自然神被塑造為擬人化的神明,並為其塑像,歷經先人智慧的模擬,三山國王的神像仿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劉備、關羽、張飛的造型,即大王白臉,二王紅臉,三王黑臉且加刀痕成花臉。另一目的是讓信眾體會團結力量大,要有劉備鍥而不捨與謙沖下士的雅量;有關公忠肝義膽,忠義貫日月的精神;張飛勇往直前的勇氣。
我們明天見唷:))